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以环境之“优” 谋发展之“势” ——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

2024-12-13 11:48     来源:来宾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创新推动“一分三统”和远程异地评标改革,实现评标“本地分散评、远程异地评”,解决本地专家“熟面孔”“小圈子”等问题,保障评标独立、客观、公正。

创新组建“支持企业用工先锋队”,成立由240名人社干部组成61支覆盖全市的人社支持企业用工先锋队,提供全方位、多渠道、常态化的用工服务和指导。

深化府院联动改革,在全区率先建立企业涉诉信息澄清机制,打破司法、金融机构、企业信息不对称壁垒的同时,大大提升企业获贷质效。

……

一个个创新、一项项改革,折射出我市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在政策环境打造、服务环境优化、社会环境营造等方面持续发力,以环境之“优” 谋发展之“势”,筑牢了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强服务 让纾困解难更及时

每年广西忻城县玉蚕丝绸有限公司都要大量收购鲜茧,流动资金捉襟见肘。在获知该公司困难后,来宾市税务部门积极宣传纳税信用政策,指导企业登录“银税互动”平台办理贷款,帮助公司凭借A级纳税信用成功在桂林银行申请到500万元信用贷款。

在“银税互动”个性化营商环境政策下,企业的“纳税信用”可切实转化为“真金白银”,实现民族地区企业依法诚信纳税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双赢”。

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措施,用心、用情、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可以有效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在政策环境打造方面,我市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普惠市场主体能力,加快落实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5条,加大桂惠贷对普惠主体支持力度。根据我市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创新推出了“桂惠贷”地方特色产品“来宾园区贷”“来宾糖业贷”等,整合财政贴息等资源,进一步推动企业降本增效。“桂惠贷”政策实施以来,来宾市财政贴息10.75亿元,贴息率排全区第一。2021年以来,来宾市民营贷款和普惠小微贷款增速在全区排名持续位居第一方阵。

与此同时,我市及时解决企业用电难点问题,切实降低用电成本,建立用电成本异常企业数据库及完善配电房无功补偿装置改造升级,共帮助289家企业用电成本回归至合理区间;积极推进天然气大用户市场化改革,目前已推动广西福斯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获年度用气指标1199万立方米。

此外,我市还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研发经费投入。2024年,来宾市全社会研发投入达4亿元,研发强度达0.41%,2021、2022、2023年研发投入年均增速81.1%,为全区连续三年研发投入及强度都实现正增长的三个设区市之一。2024年全市57家企业共获得科创贷103亿元,其中自治区财政贴息1379万元,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组织36家企业申报2022年度自治区激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财政奖补资金582.3万元,指导128家科技型企业申报享受研发加计扣除金额4.94亿元。

提效率 让便企利民更“有感”

“象州县公安局专门为我们公司开设绿色通道,并安排专人为我们服务,三天就拿到证,办事效率高、服务态度好。”广西宝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禹先生为象州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送上锦旗。

近年来,我市统一政务服务事项要素和清单,制定印发《来宾市推行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一窗通办”改革实施方案》《来宾市政务服务中心延时服务实施方案(试行)》,在工作日或节假日推出延时服务、预约服务、24小时自助办等贴心政务服务,打造标准化综合受理窗口,实现除特殊事项外,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综合受理率达到100%。截至8月31日,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各类审批事项按时办结率100%,网上审批率100%,并联审批率74.77%。

与此同时,我市还为外资企业提供了企业设立、项目许可线上线下多渠道办理方式,设立助企服务专窗,为企业提供24小时12367电话咨询、预约办证服务,开通惠企优才绿色通道,为企业紧急出国出境参与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等提供出入境证件预约办、一窗办、加急办等服务,为服务来宾经济社会发展引进的外籍高端人才提供停居留便利。2024年1月至10月,我市共受理外国人普通签证、出入境证、停留证件、居留许可证件共933件,为46名外国留学生提供上门送证服务,出入境证件受理审核“零差错”,群众办证“零投诉”。针对企业招工问题,我市持续开展“就业暖心·桂在行动”专项服务活动,目前已开展41场线上线下“春风行动”活动、17场“就业援助月”公共就业服务活动、15场民营企业招聘月服务活动,组织135车次共4629名劳动力开展“点对点”送工返岗、参观择业服务活动。

优生态 让企业成长更无忧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矛盾。今年3月,兴宾区城厢镇某光伏项目部施工队误挖方某等人的砂糖橘树100棵,因赔偿问题引发纠纷,方某等人到项目部“讨说法”,影响工地施工。该光伏项目工期紧任务重,纠纷如果不及时解决将影响工程进度。情急之下,项目负责人吴经理向城厢派出所报警求助。

接报后,城厢派出所立即启动矛盾纠纷联调机制,组织民警和调解人员向方某等人说明该项目工程的重要性,延误工程将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并向双方讲解有关法律知识,耐心开导,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近年来,我市整合多部门资源力量,推动建立“法院+工会+人社+N”劳动争议多元解纷机制,突出抓好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劳动争议案件量连年下降。近三年,全市累计调处劳动争议案件10983件,为10908名劳动者追回工资20934.1万元。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开展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化解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开展“送法入企”活动167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0余份,实地指导企业调解组织21次,邀请企业、各用人单位走进仲裁机构200人次,排查各类企业199家,帮助企业梳理解决用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16个,办结集体劳动争议4件,涉及劳动者58名,涉案金额41.86万元;组织开展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今年以来检查各类市场主体2652家次,立不正当竞争行为案件19件,结案19件;持续深入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活动,目前共有429家企业获广西“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荣誉称号,有13家连续五年获得广西“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营商”变“赢商”,营商环境没有最优只有更优,优化营商环境来宾一直在路上。我市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宽的工作视野、更强的创新意识、更大的改革力度,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来宾高质量发展蓄“势”。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优化营商环境专栏

    以环境之“优” 谋发展之“势” ——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

    2024-12-13 11:48     来源:来宾日报
    【字体:

    创新推动“一分三统”和远程异地评标改革,实现评标“本地分散评、远程异地评”,解决本地专家“熟面孔”“小圈子”等问题,保障评标独立、客观、公正。

    创新组建“支持企业用工先锋队”,成立由240名人社干部组成61支覆盖全市的人社支持企业用工先锋队,提供全方位、多渠道、常态化的用工服务和指导。

    深化府院联动改革,在全区率先建立企业涉诉信息澄清机制,打破司法、金融机构、企业信息不对称壁垒的同时,大大提升企业获贷质效。

    ……

    一个个创新、一项项改革,折射出我市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实践。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在政策环境打造、服务环境优化、社会环境营造等方面持续发力,以环境之“优” 谋发展之“势”,筑牢了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强服务 让纾困解难更及时

    每年广西忻城县玉蚕丝绸有限公司都要大量收购鲜茧,流动资金捉襟见肘。在获知该公司困难后,来宾市税务部门积极宣传纳税信用政策,指导企业登录“银税互动”平台办理贷款,帮助公司凭借A级纳税信用成功在桂林银行申请到500万元信用贷款。

    在“银税互动”个性化营商环境政策下,企业的“纳税信用”可切实转化为“真金白银”,实现民族地区企业依法诚信纳税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双赢”。

    不折不扣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措施,用心、用情、用力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可以有效激发经营主体活力。在政策环境打造方面,我市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普惠市场主体能力,加快落实金融支持民营经济发展25条,加大桂惠贷对普惠主体支持力度。根据我市资源禀赋和优势产业,创新推出了“桂惠贷”地方特色产品“来宾园区贷”“来宾糖业贷”等,整合财政贴息等资源,进一步推动企业降本增效。“桂惠贷”政策实施以来,来宾市财政贴息10.75亿元,贴息率排全区第一。2021年以来,来宾市民营贷款和普惠小微贷款增速在全区排名持续位居第一方阵。

    与此同时,我市及时解决企业用电难点问题,切实降低用电成本,建立用电成本异常企业数据库及完善配电房无功补偿装置改造升级,共帮助289家企业用电成本回归至合理区间;积极推进天然气大用户市场化改革,目前已推动广西福斯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获年度用气指标1199万立方米。

    此外,我市还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研发经费投入。2024年,来宾市全社会研发投入达4亿元,研发强度达0.41%,2021、2022、2023年研发投入年均增速81.1%,为全区连续三年研发投入及强度都实现正增长的三个设区市之一。2024年全市57家企业共获得科创贷103亿元,其中自治区财政贴息1379万元,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组织36家企业申报2022年度自治区激励企业加大研发经费投入财政奖补资金582.3万元,指导128家科技型企业申报享受研发加计扣除金额4.94亿元。

    提效率 让便企利民更“有感”

    “象州县公安局专门为我们公司开设绿色通道,并安排专人为我们服务,三天就拿到证,办事效率高、服务态度好。”广西宝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禹先生为象州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送上锦旗。

    近年来,我市统一政务服务事项要素和清单,制定印发《来宾市推行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一窗通办”改革实施方案》《来宾市政务服务中心延时服务实施方案(试行)》,在工作日或节假日推出延时服务、预约服务、24小时自助办等贴心政务服务,打造标准化综合受理窗口,实现除特殊事项外,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综合受理率达到100%。截至8月31日,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各类审批事项按时办结率100%,网上审批率100%,并联审批率74.77%。

    与此同时,我市还为外资企业提供了企业设立、项目许可线上线下多渠道办理方式,设立助企服务专窗,为企业提供24小时12367电话咨询、预约办证服务,开通惠企优才绿色通道,为企业紧急出国出境参与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等提供出入境证件预约办、一窗办、加急办等服务,为服务来宾经济社会发展引进的外籍高端人才提供停居留便利。2024年1月至10月,我市共受理外国人普通签证、出入境证、停留证件、居留许可证件共933件,为46名外国留学生提供上门送证服务,出入境证件受理审核“零差错”,群众办证“零投诉”。针对企业招工问题,我市持续开展“就业暖心·桂在行动”专项服务活动,目前已开展41场线上线下“春风行动”活动、17场“就业援助月”公共就业服务活动、15场民营企业招聘月服务活动,组织135车次共4629名劳动力开展“点对点”送工返岗、参观择业服务活动。

    优生态 让企业成长更无忧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矛盾。今年3月,兴宾区城厢镇某光伏项目部施工队误挖方某等人的砂糖橘树100棵,因赔偿问题引发纠纷,方某等人到项目部“讨说法”,影响工地施工。该光伏项目工期紧任务重,纠纷如果不及时解决将影响工程进度。情急之下,项目负责人吴经理向城厢派出所报警求助。

    接报后,城厢派出所立即启动矛盾纠纷联调机制,组织民警和调解人员向方某等人说明该项目工程的重要性,延误工程将承担的法律责任等,并向双方讲解有关法律知识,耐心开导,促使双方达成和解协议。

    近年来,我市整合多部门资源力量,推动建立“法院+工会+人社+N”劳动争议多元解纷机制,突出抓好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劳动争议案件量连年下降。近三年,全市累计调处劳动争议案件10983件,为10908名劳动者追回工资20934.1万元。

    与此同时,我市积极开展劳动人事争议预防化解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开展“送法入企”活动167次,发放宣传资料15000余份,实地指导企业调解组织21次,邀请企业、各用人单位走进仲裁机构200人次,排查各类企业199家,帮助企业梳理解决用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16个,办结集体劳动争议4件,涉及劳动者58名,涉案金额41.86万元;组织开展反不正当竞争专项执法行动,今年以来检查各类市场主体2652家次,立不正当竞争行为案件19件,结案19件;持续深入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活动,目前共有429家企业获广西“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荣誉称号,有13家连续五年获得广西“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营商”变“赢商”,营商环境没有最优只有更优,优化营商环境来宾一直在路上。我市将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宽的工作视野、更强的创新意识、更大的改革力度,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来宾高质量发展蓄“势”。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