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坚决扛起守好国家“糖罐子”责任,聚焦提高糖料蔗单产、提升产糖率和机械化作业水平首要任务,推动糖业提质、降本、增效,推进糖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把糖业这一特色优势产业做强做大,保障国家食糖安全,促进蔗农增收致富。聚焦“学方略,谋创新,抓落实”要求,大力实施“藏糖于地、藏糖于技”战略,稳住糖业全产业链“第一车间”,在糖料蔗生产保护区,重点推进已建成的“双高”基地和桂中治旱乐滩水库引水灌区蔗区糖料蔗生产水肥一体化基地建设,利用工程灌区、沿江沿河、山塘水库、地下水等水源充足优势,通过简易、智能化水肥一体化模式加快推进糖料蔗生产水肥一体化基地建设,确保在极端天气下糖料蔗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推动糖料蔗生产提质、降本、增效。在2023年全市建成糖料蔗生产滴灌水肥一体化10万亩的基础上,2024年新增面积30万亩,总面积达到40万亩,其中兴宾区26.5万亩、象州县4万亩、武宣县7万亩、忻城县1.8万亩、合山市0.7万亩,力争实现亩产8吨以上、肥料施用量减少30%~50%、亩增收1200元以上,确保2024/2025年榨季进厂糖料蔗达900万吨以上。
答:滴灌系统是液体压力输水系统,显然不能直接使用固体有机肥。但我们可以使用有机肥沤制的沼液,经过沉淀、过滤后施用。鸡粪猪粪等沤腐后过滤使用。采用三级过滤系统,先用20目不锈钢网过滤,再用80目不锈钢网过滤,最后用120目叠片过滤器过滤。通过滴灌系统施用液体有机肥,不仅克服了单纯施用化肥可能导致的弊端,而且省工省事,施肥均匀,肥效显著。
答:水肥一体化的前提条件就是把肥料先溶解。然后通过多种方式施用。如叶面喷施、挑担淋施和浇施、拖管淋施、喷灌施用、微喷灌施用(南方最普及水带喷施)、滴灌施用、树干注射施用等。其中滴灌施用由于延长了施肥时间,效果最好,最节省肥料。
答:植物有两张"嘴巴",根系是它的大嘴巴,叶片是小嘴巴。大量的营养元素是通过根系吸收的。叶面喷肥只能起补充作用。我们施到土壤的肥料怎样才能到达植物的嘴边呢?通常有两个过程。一个叫扩散过程。肥料溶解后进入土壤溶液,靠近根表的养分被吸收,浓度降低,远离根表的土壤溶液浓度相对较高,结果产生扩散,养分向低浓度的根表移动,最后被吸收。另一个过程叫质流。植物在有阳光的情况下叶片气孔张开,进行蒸腾作用(这是植物的生理现象),导致水分损失。根系必须源源不断地吸收水分供叶片蒸腾耗水。靠近根系的水分被吸收了,远处的水就会流向根表,溶解于水中的养分也跟着到达根表,从而被根系吸收。因此,肥料一定要溶解才能被吸收,不溶解的肥料植物"吃不到",是无效的。在实践中就要求灌溉和施肥同时进行(或叫水肥一体化管理),这样施入土壤的肥料被充分吸收,肥料利用率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