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按下乡村振兴“快进键” ——金秀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1-10-13 16:37     来源:来宾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青山如黛,树木葱茏,初秋的大瑶山如诗如画。行走在金秀广袤的农村大地,一幢幢崭新的农家小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平坦的村道直通家门,一片片标准茶园生机盎然,一个个富民产业落地生根……

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开展以来,金秀瑶族自治县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热度、速度,尽锐出战,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落细。

筑牢防返贫“防火墙”

金秀按照责任、政策、帮扶、监管“四不摘”要求,通过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筑起一道防止返贫致贫的“防火墙”,确保脱贫摘帽的成色和质量。

为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该县先后印发《金秀瑶族自治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精准防贫专项行动方案》《金秀瑶族自治县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集中排查工作方案》等文件,为防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建立防贫监测机制,实现精准动态预警。利用部门联动实现数据共享分析的形式开展“线上对比”工作。截至目前,各相关部门通过对比累计推送重点核查对象数据11127条,据此共排查出符合纳入条件的防贫对象376户1206人。为确保精准防贫出实效,该县因类施策,通过医疗保障、小额信贷、就业扶持、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累计成功化解边缘易致贫户164户547人、脱贫不稳定户96户370人的返(致)贫风险,实现全县无新增致贫返贫对象。

抓实产业发展“牛鼻子”

在长垌乡平孟村青山屯布福娜种植基地里,果肉饱满的紫色果实挂满枝头,村民们小心翼翼地剪下,一个个放入背篓中。目前,布福娜已进入丰收采摘期,村民们看着眼前的“致富果”满心欢喜。

2016年,当地成立专业合作社,共整合14户农户、160亩土地,投入200余万元,以“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建成专业种植基地。目前,基地已带动周边4个村委65户群众种植布福娜680亩,全乡总种植面积960亩。得益于此,村民在家乡拥有了自己的特色产业,过上了更加安定的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产业兴,才能带动乡村兴。金秀充分利用各乡镇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柑橘、茶叶、杉木、竹笋、鸡+中药材、油茶等“5+2”特色产业,全县“5+2”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8.39%。

万亩瑶药种植及旅游开发建设在三江乡古范村稳步铺开,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项目(二期)主体已基本完成,桐木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冷储项目有序推进,罗香乡平竹村已建立“千亩”油茶种植示范基地……一批批项目发展如火如荼,夯实了群众稳定增收的基础。

提升乡村风貌“新颜值”

走进头排镇头排村平田屯,黄墙蓝瓦的农家小屋映入眼帘,蜿蜒有序的水泥路直通家门口,微菜园与微花园渲染着农家风味,老人们在大榕树下悠闲乘凉……

今年以来,金秀实施“两高”沿线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建设工作,落实“三清三拆”环境整治,按照“山内以瑶族为主,山外以壮族为主”的统一规划,对农房进行民族化立面改造,因地制宜实施微菜园、微果园、微花园等建设,营造整洁舒适的村庄环境,并从点到线、从线到面推进全县乡村风貌提升工程。

乡村风貌改造能有效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金秀,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因此,该县计划用三年时间,全面开展乡村环境整治,根本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打造“一房一特色、一村一风景、一片一风光”的新风貌,明确不同的产业发展目标和风格特色,编制传统村落、精品示范村庄规划,指导村庄保护修缮和改造建设。同时,全面完成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时消除农村房屋重大安全风险隐患,绘就一幅生态宜居、美丽金秀画卷。目前,全县333个村屯的基本整治型村屯整治工作已全部完成。

经过多年奋战,金秀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并顺利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风劲角弓鸣,沙场秋点兵。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斑斓画卷,正在金秀大地缓缓铺开。

□吴雪君 廖晨言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工作成效

    按下乡村振兴“快进键” ——金秀全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021-10-13 16:37     来源:来宾日报
    【字体:

    青山如黛,树木葱茏,初秋的大瑶山如诗如画。行走在金秀广袤的农村大地,一幢幢崭新的农家小楼拔地而起,一条条平坦的村道直通家门,一片片标准茶园生机盎然,一个个富民产业落地生根……

    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开展以来,金秀瑶族自治县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热度、速度,尽锐出战,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主战场,扎实推进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落细。

    筑牢防返贫“防火墙”

    金秀按照责任、政策、帮扶、监管“四不摘”要求,通过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筑起一道防止返贫致贫的“防火墙”,确保脱贫摘帽的成色和质量。

    为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该县先后印发《金秀瑶族自治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精准防贫专项行动方案》《金秀瑶族自治县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集中排查工作方案》等文件,为防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建立防贫监测机制,实现精准动态预警。利用部门联动实现数据共享分析的形式开展“线上对比”工作。截至目前,各相关部门通过对比累计推送重点核查对象数据11127条,据此共排查出符合纳入条件的防贫对象376户1206人。为确保精准防贫出实效,该县因类施策,通过医疗保障、小额信贷、就业扶持、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累计成功化解边缘易致贫户164户547人、脱贫不稳定户96户370人的返(致)贫风险,实现全县无新增致贫返贫对象。

    抓实产业发展“牛鼻子”

    在长垌乡平孟村青山屯布福娜种植基地里,果肉饱满的紫色果实挂满枝头,村民们小心翼翼地剪下,一个个放入背篓中。目前,布福娜已进入丰收采摘期,村民们看着眼前的“致富果”满心欢喜。

    2016年,当地成立专业合作社,共整合14户农户、160亩土地,投入200余万元,以“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建成专业种植基地。目前,基地已带动周边4个村委65户群众种植布福娜680亩,全乡总种植面积960亩。得益于此,村民在家乡拥有了自己的特色产业,过上了更加安定的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产业兴,才能带动乡村兴。金秀充分利用各乡镇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柑橘、茶叶、杉木、竹笋、鸡+中药材、油茶等“5+2”特色产业,全县“5+2”特色产业覆盖率达98.39%。

    万亩瑶药种植及旅游开发建设在三江乡古范村稳步铺开,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园项目(二期)主体已基本完成,桐木特色农副产品加工冷储项目有序推进,罗香乡平竹村已建立“千亩”油茶种植示范基地……一批批项目发展如火如荼,夯实了群众稳定增收的基础。

    提升乡村风貌“新颜值”

    走进头排镇头排村平田屯,黄墙蓝瓦的农家小屋映入眼帘,蜿蜒有序的水泥路直通家门口,微菜园与微花园渲染着农家风味,老人们在大榕树下悠闲乘凉……

    今年以来,金秀实施“两高”沿线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建设工作,落实“三清三拆”环境整治,按照“山内以瑶族为主,山外以壮族为主”的统一规划,对农房进行民族化立面改造,因地制宜实施微菜园、微果园、微花园等建设,营造整洁舒适的村庄环境,并从点到线、从线到面推进全县乡村风貌提升工程。

    乡村风貌改造能有效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美丽金秀,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因此,该县计划用三年时间,全面开展乡村环境整治,根本解决农村“脏、乱、差”问题,打造“一房一特色、一村一风景、一片一风光”的新风貌,明确不同的产业发展目标和风格特色,编制传统村落、精品示范村庄规划,指导村庄保护修缮和改造建设。同时,全面完成农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及时消除农村房屋重大安全风险隐患,绘就一幅生态宜居、美丽金秀画卷。目前,全县333个村屯的基本整治型村屯整治工作已全部完成。

    经过多年奋战,金秀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并顺利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风劲角弓鸣,沙场秋点兵。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斑斓画卷,正在金秀大地缓缓铺开。

    □吴雪君 廖晨言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