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聚力打造全产业链发展集群 开创乡村振兴新格局

2021-09-04 16:25     来源:来宾市乡村振兴局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粤桂协作开展以来,忻城县全面贯彻国家东西部协作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根据两省(区)有关粤桂协作联席会议部署要求,按照今年两省区“一县一园”和“产业联盟”的产业协作发展布局,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总要求,全面整合东西部企业和县内资源,在全县内实施“大产业+”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强力推进忻城全域特色产业全产业链项目和产业园区建设。

一、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是做强牛产业。推进总投资14.28亿元的中投南方牛都全产业链项目。项目依托忻城及周边地区养殖农户发展,以带农惠农为根本出发点,构建以“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合体,通过“土地入股种收草收益、千家万户养母牛、企业集中育肥牛”的模式发展壮大产业。去年粤桂资金投入1500万元建设练江养殖基地,现项目已正式投产,在栏养殖肥牛1万头,分发给群众致富带头人养殖母牛50头。今年增加粤桂资金投入400万元推进南方牛都屠宰加工交易中心产业建设,补齐肉牛产业屠宰加工、冷链配送、品牌营销环节,倾力打造南方肉牛全产业链龙头示范区,进一步凸显南方牛都“种、养、加、销、配”的全产业链项目优势,更好地发挥育肥牛产业带农富民的作用。

二是发展壮大肉羊产业。引入光大牧业有限公司实施“忻城县澳湖肉羊全产业链”项目,总投资1.46亿元,粤桂资金投入1500万元。项目按照“生态种植—秸秆等副产品饲料化利用—畜禽养殖—养殖废弃物处理—有机肥还田、肉羊深加工及品牌打造、冷链物流—中央厨房配送—高端餐饮连锁业”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动忻城县区域“种养加销扶”一体化生态循环发展。现项目已建成投产,有效推进忻城县农牧业产业融合发展。

  

图为:忻城县思练镇澳胡肉羊产业基地羊圈

三是创新打造鱼产业。实施现代特色农业“10+3”提升行动引进忻城县陆基集装箱循环水生态养殖产业园项目,总投资4.5亿元(其中粤桂资金一期已投入1000万元)。项目通过“公司+农户”的合作养殖模式,公司提供鱼苗和饲料,根据市场价格进行保底收购,增加农户收入;以循环水生态养殖、肉鱼加工保鲜、桑蚕鱼饲料生产加工、科研培训、休闲垂钓观光旅游及品鱼文化推广、农企合作为载体,打造集科研、培训、种苗培育、生产加工、品牌营销和农旅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致力打造成为中国南方规模最大的渔业全产业链项目。目前,项目养殖产业园一期已完成主体建设,已投产运营。

四是全面做大桑蚕茧丝绸产业。依托忻城县26万亩桑园及辐射周边县市50万亩的桑园优势,通过投入协作资金和引进深圳龙头企业推动三江口(忻城县)茧丝绸产业园建设。项目总投资50亿元,其中粤桂资金一期已投入1826万元,重点推动丝绸纺织产业从种苗、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到印染加工、服装成衣、副产品综合利用全产业链各环节向高技术、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发展,重点培植以高端染整和面料生产为核心,向纺纱、织造和服装家纺拓展的“一个核心、两头延伸”的纺织产业链,致力打造全国最大的单体茧丝绸全产业链园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现项目一期主体基本完成建设。

此外还推进忻城县安东乡桑叶茶及桑芽菜项目,开发桑叶新产品拓展传统产业新市场。

二、产业协作发展的做法和思考

(一)举全市之力组团帮扶,携手助推产业全面发展。今年茂名市举全市之力创新实行“组团式”协作帮扶,信宜市、高州市、化州市与忻城县形成“三市一县”的结对帮扶关系。忻城县以此为契机,与东部结对县市携手助推产业发展。一是大力引进东部地区企业帮扶力量。通过粤桂协作平台,引进中农合创(广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到忻城开展产业协作,促成了企业的落地投资和发展合作。二是汇集东部优势力量结对帮扶。对接东部经济强镇、产业示范村和龙头企业与忻城实行全面结对帮扶。三是加强交流融合。组织有关部门、镇村领导干部和创业青年、经济能人到东部三市交流学习,深化产业协作联动。其中借鉴化州市广垦国家热带农业公园、高州市荔枝龙眼产业园、信宜市农文旅产业项目等,为促进忻城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建设和农文旅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更好思路。

(二)选优靠强资源平台,全力推进产业抱团发展。粤桂协作结合忻城产业情况和资源禀赋,在“十三五”协作发展基础上,充分发挥产业的传统优势和资源优势。一是通过吸纳全县行业企业、合作社联合镇村党组织建立党建平台,以党建推动企业、合作社行业发展;二是以“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健全带农益农平台,通过加强技术培训、资金奖补、政策扶持和服务跟踪推动农户高集中高标准发展种养产业,聚合农户生产力。三是构建桑蚕茧丝绸、生态渔业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平台,深化粤桂产业协作,强龙头,聚集群,全力推进地区产业抱团发展。

(三)聚焦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对接东部产业融合发展。为做大做强忻城传统桑蚕产业,有效拓展茧丝绸产业链条,忻城县落实“湾企入桂”战略,通过粤桂协作的桥梁多次考察洽谈,成功引进行业龙头深圳同益新中控实业有限公司,推进三江口(忻城)茧丝绸产业园建设,借助深圳同益新公司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专利,引进行业一流的“创客设计+智慧制造+供应链服务”的运营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有效对接东部运营成熟的丝绸产业,促进东西部产业融合发展。

“十四五”开启新一轮粤桂协作新征程,忻城县以“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作为要求,高站位、大布局推动全域产业的发展,通过“组团”帮扶,平台搭建,推动产业“抱团”发展。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打造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产业特色示范乡村,建成年产10万头优质肉牛、20万只黑山羊、30万只澳湖羊和种植26万亩桑园及年产6000万米生丝、6000万米丝绸面料的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约发展、智慧发展、融合发展实现区域振兴。

  

图为:忻城县粤桂协作中投牧业南方牛都全产业链项目(食品冷链加工基地项目)

  

图为:忻城县陆基集装箱循环水生态养殖产业园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工作成效

    聚力打造全产业链发展集群 开创乡村振兴新格局

    2021-09-04 16:25     来源:来宾市乡村振兴局
    【字体:

    粤桂协作开展以来,忻城县全面贯彻国家东西部协作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根据两省(区)有关粤桂协作联席会议部署要求,按照今年两省区“一县一园”和“产业联盟”的产业协作发展布局,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总要求,全面整合东西部企业和县内资源,在全县内实施“大产业+”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强力推进忻城全域特色产业全产业链项目和产业园区建设。

    一、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是做强牛产业。推进总投资14.28亿元的中投南方牛都全产业链项目。项目依托忻城及周边地区养殖农户发展,以带农惠农为根本出发点,构建以“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合体,通过“土地入股种收草收益、千家万户养母牛、企业集中育肥牛”的模式发展壮大产业。去年粤桂资金投入1500万元建设练江养殖基地,现项目已正式投产,在栏养殖肥牛1万头,分发给群众致富带头人养殖母牛50头。今年增加粤桂资金投入400万元推进南方牛都屠宰加工交易中心产业建设,补齐肉牛产业屠宰加工、冷链配送、品牌营销环节,倾力打造南方肉牛全产业链龙头示范区,进一步凸显南方牛都“种、养、加、销、配”的全产业链项目优势,更好地发挥育肥牛产业带农富民的作用。

    二是发展壮大肉羊产业。引入光大牧业有限公司实施“忻城县澳湖肉羊全产业链”项目,总投资1.46亿元,粤桂资金投入1500万元。项目按照“生态种植—秸秆等副产品饲料化利用—畜禽养殖—养殖废弃物处理—有机肥还田、肉羊深加工及品牌打造、冷链物流—中央厨房配送—高端餐饮连锁业”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动忻城县区域“种养加销扶”一体化生态循环发展。现项目已建成投产,有效推进忻城县农牧业产业融合发展。

      

    图为:忻城县思练镇澳胡肉羊产业基地羊圈

    三是创新打造鱼产业。实施现代特色农业“10+3”提升行动引进忻城县陆基集装箱循环水生态养殖产业园项目,总投资4.5亿元(其中粤桂资金一期已投入1000万元)。项目通过“公司+农户”的合作养殖模式,公司提供鱼苗和饲料,根据市场价格进行保底收购,增加农户收入;以循环水生态养殖、肉鱼加工保鲜、桑蚕鱼饲料生产加工、科研培训、休闲垂钓观光旅游及品鱼文化推广、农企合作为载体,打造集科研、培训、种苗培育、生产加工、品牌营销和农旅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致力打造成为中国南方规模最大的渔业全产业链项目。目前,项目养殖产业园一期已完成主体建设,已投产运营。

    四是全面做大桑蚕茧丝绸产业。依托忻城县26万亩桑园及辐射周边县市50万亩的桑园优势,通过投入协作资金和引进深圳龙头企业推动三江口(忻城县)茧丝绸产业园建设。项目总投资50亿元,其中粤桂资金一期已投入1826万元,重点推动丝绸纺织产业从种苗、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到印染加工、服装成衣、副产品综合利用全产业链各环节向高技术、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发展,重点培植以高端染整和面料生产为核心,向纺纱、织造和服装家纺拓展的“一个核心、两头延伸”的纺织产业链,致力打造全国最大的单体茧丝绸全产业链园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现项目一期主体基本完成建设。

    此外还推进忻城县安东乡桑叶茶及桑芽菜项目,开发桑叶新产品拓展传统产业新市场。

    二、产业协作发展的做法和思考

    (一)举全市之力组团帮扶,携手助推产业全面发展。今年茂名市举全市之力创新实行“组团式”协作帮扶,信宜市、高州市、化州市与忻城县形成“三市一县”的结对帮扶关系。忻城县以此为契机,与东部结对县市携手助推产业发展。一是大力引进东部地区企业帮扶力量。通过粤桂协作平台,引进中农合创(广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到忻城开展产业协作,促成了企业的落地投资和发展合作。二是汇集东部优势力量结对帮扶。对接东部经济强镇、产业示范村和龙头企业与忻城实行全面结对帮扶。三是加强交流融合。组织有关部门、镇村领导干部和创业青年、经济能人到东部三市交流学习,深化产业协作联动。其中借鉴化州市广垦国家热带农业公园、高州市荔枝龙眼产业园、信宜市农文旅产业项目等,为促进忻城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建设和农文旅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更好思路。

    (二)选优靠强资源平台,全力推进产业抱团发展。粤桂协作结合忻城产业情况和资源禀赋,在“十三五”协作发展基础上,充分发挥产业的传统优势和资源优势。一是通过吸纳全县行业企业、合作社联合镇村党组织建立党建平台,以党建推动企业、合作社行业发展;二是以“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健全带农益农平台,通过加强技术培训、资金奖补、政策扶持和服务跟踪推动农户高集中高标准发展种养产业,聚合农户生产力。三是构建桑蚕茧丝绸、生态渔业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平台,深化粤桂产业协作,强龙头,聚集群,全力推进地区产业抱团发展。

    (三)聚焦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对接东部产业融合发展。为做大做强忻城传统桑蚕产业,有效拓展茧丝绸产业链条,忻城县落实“湾企入桂”战略,通过粤桂协作的桥梁多次考察洽谈,成功引进行业龙头深圳同益新中控实业有限公司,推进三江口(忻城)茧丝绸产业园建设,借助深圳同益新公司的先进设备和技术专利,引进行业一流的“创客设计+智慧制造+供应链服务”的运营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有效对接东部运营成熟的丝绸产业,促进东西部产业融合发展。

    “十四五”开启新一轮粤桂协作新征程,忻城县以“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作为要求,高站位、大布局推动全域产业的发展,通过“组团”帮扶,平台搭建,推动产业“抱团”发展。力争通过3至5年的努力,打造3个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产业特色示范乡村,建成年产10万头优质肉牛、20万只黑山羊、30万只澳湖羊和种植26万亩桑园及年产6000万米生丝、6000万米丝绸面料的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约发展、智慧发展、融合发展实现区域振兴。

      

    图为:忻城县粤桂协作中投牧业南方牛都全产业链项目(食品冷链加工基地项目)

      

    图为:忻城县陆基集装箱循环水生态养殖产业园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