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市人民政府委托,2024年9月29日,市审计局局长杨春阳在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23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市审计局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主责主业,依法对2023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面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不断上升的形势,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四个专项行动”,深入实施“六个攻坚行动”,狠抓“升级产业、振兴乡村、改善民生”三大重点工作,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着力学思想、拼经济、稳增长、惠民生,逆势而上、承压前行、主动求变,推动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社会事业稳步推进。
——坚持用活政策促发展,推动经济总体向上向好。认真落实国务院和自治区各项财政金融政策措施,实施惠企政策75项,不断推动经济发展稳中向好。2023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1%。
——坚持项目为王强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抢抓政策红利,加快区域协调发展试点建设,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4%、19.5%,均排全区第1位。谋划储备重大项目507个,总投资3008亿元。
——坚持人民至上办实事,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实施为民办实事“十大工程”,总投资11.8亿元,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逐步解决。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力化解缓释存量债务,争取中央再融资债券额度支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一、市本级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2023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情况审计,重点关注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管理使用、预算执行资金监管、预算绩效管理等情况。主要发现了政府债券资金监管不到位、预算执行监督管控不严格、预算绩效管理机制运行有待加强等问题。
二、部门预算管理审计情况
结合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医院医疗服务收费和医保基金使用情况审计,重点关注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政府采购管理及资产管理情况等。主要发现了部门预算执行不够严格、资金管理使用不够规范、政府采购管理有待加强等问题。
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情况
对贯彻落实重大政策措施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关注了涉企收费、涉企财政奖补专项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及有关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主要发现了部分单位涉企暂存款项长期挂账未清理、涉企财政奖补政策未能发挥效益、未出台本地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保值增值有关制度等问题。
四、重点民生项目建设和资金审计情况
对市本级及6个县(市、区)2020至2022年实施的义务教育工程项目建设情况、1县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情况、2个公路工程进行竣工决算情况、1医院医疗服务收费和医保基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在义务教育工程建设情况方面主要发现了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项目资金管理不到位、项目建设使用绩效不佳等问题。
在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情况方面主要发现了部分项目资产未按规定办理确权登记及移交手续、项目资产收益未按规定进行清算、项目资产建成后未发挥预期效益等问题。
在基础设施建设审计情况方面主要发现了项目合同管理和变更签证不规范等问题。
在医疗服务收费和医保基金结算使用方面主要发现了医院违规收费和使用医保基金结算的问题。主要有超标准收取医疗项目费用、重复收取医疗项目费用、串换项目收取医疗费用等问题。
五、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情况
对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关注资源资产项目建设管理、资金管理使用、项目使用绩效等方面内容。主要发现了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项目资金管理不到位、项目建设绩效不佳等问题。
六、国资国企管理审计情况
对5家市属国有企业2018至2023年6月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审计,重点关注债务风险管理、资金使用及资产管理、重点项目建设以及企业国有资本经营管理等情况。主要发现了企业经营管理存在风险、资产管理存在风险、项目建设管理不严格等问题。
七、审计发现问题处理及整改情况
市审计局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单位依法依规进行整改,对审计发现的突出问题,认真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体制障碍、机制缺陷和制度漏洞,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同时市审计局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报送审计信息、审计专报,推动相关单位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向纪委监委及有关部门移送违纪违法问题线索。针对今年审计发现问题,有关单位立行立改,部分需要持续整改的问题正在积极推进整改中。
下一步,市委审计办、市审计局将认真落实督促整改责任,与有关主管部门建立贯通协同机制,压实被审计单位的整改主体责任和主管部门监督管理责任,推动纠正问题的同时,促进相关行业领域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加大整改跟踪检查力度,实行问题清单对账销号制度,确保审计整改动真格、见真章、有实效。加强与纪检监察、政治巡察、人大财经、组织人事等各类监督的贯通协作,推动审计整改各相关方协同发力,形成更有效的审计整改合力,共同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受市人民政府委托,2024年9月29日,市审计局局长杨春阳在市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2023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情况,报告的主要内容如下:
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市审计局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主责主业,依法对2023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审计结果表明,面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不断上升的形势,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四个专项行动”,深入实施“六个攻坚行动”,狠抓“升级产业、振兴乡村、改善民生”三大重点工作,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着力学思想、拼经济、稳增长、惠民生,逆势而上、承压前行、主动求变,推动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社会事业稳步推进。
——坚持用活政策促发展,推动经济总体向上向好。认真落实国务院和自治区各项财政金融政策措施,实施惠企政策75项,不断推动经济发展稳中向好。2023年,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1%。
——坚持项目为王强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抢抓政策红利,加快区域协调发展试点建设,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9.4%、19.5%,均排全区第1位。谋划储备重大项目507个,总投资3008亿元。
——坚持人民至上办实事,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实施为民办实事“十大工程”,总投资11.8亿元,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逐步解决。
——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全力化解缓释存量债务,争取中央再融资债券额度支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一、市本级财政管理审计情况
2023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情况审计,重点关注政府专项债券资金管理使用、预算执行资金监管、预算绩效管理等情况。主要发现了政府债券资金监管不到位、预算执行监督管控不严格、预算绩效管理机制运行有待加强等问题。
二、部门预算管理审计情况
结合部门预算执行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医院医疗服务收费和医保基金使用情况审计,重点关注部门预算执行情况、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政府采购管理及资产管理情况等。主要发现了部门预算执行不够严格、资金管理使用不够规范、政府采购管理有待加强等问题。
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情况
对贯彻落实重大政策措施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关注了涉企收费、涉企财政奖补专项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及有关助企纾困、优化营商环境等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主要发现了部分单位涉企暂存款项长期挂账未清理、涉企财政奖补政策未能发挥效益、未出台本地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保值增值有关制度等问题。
四、重点民生项目建设和资金审计情况
对市本级及6个县(市、区)2020至2022年实施的义务教育工程项目建设情况、1县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情况、2个公路工程进行竣工决算情况、1医院医疗服务收费和医保基金使用情况进行审计。
在义务教育工程建设情况方面主要发现了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项目资金管理不到位、项目建设使用绩效不佳等问题。
在扶贫项目资产管理情况方面主要发现了部分项目资产未按规定办理确权登记及移交手续、项目资产收益未按规定进行清算、项目资产建成后未发挥预期效益等问题。
在基础设施建设审计情况方面主要发现了项目合同管理和变更签证不规范等问题。
在医疗服务收费和医保基金结算使用方面主要发现了医院违规收费和使用医保基金结算的问题。主要有超标准收取医疗项目费用、重复收取医疗项目费用、串换项目收取医疗费用等问题。
五、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情况
对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建设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关注资源资产项目建设管理、资金管理使用、项目使用绩效等方面内容。主要发现了项目建设管理不规范、项目资金管理不到位、项目建设绩效不佳等问题。
六、国资国企管理审计情况
对5家市属国有企业2018至2023年6月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审计,重点关注债务风险管理、资金使用及资产管理、重点项目建设以及企业国有资本经营管理等情况。主要发现了企业经营管理存在风险、资产管理存在风险、项目建设管理不严格等问题。
七、审计发现问题处理及整改情况
市审计局对审计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单位依法依规进行整改,对审计发现的突出问题,认真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体制障碍、机制缺陷和制度漏洞,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意见建议。同时市审计局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报送审计信息、审计专报,推动相关单位健全完善规章制度,向纪委监委及有关部门移送违纪违法问题线索。针对今年审计发现问题,有关单位立行立改,部分需要持续整改的问题正在积极推进整改中。
下一步,市委审计办、市审计局将认真落实督促整改责任,与有关主管部门建立贯通协同机制,压实被审计单位的整改主体责任和主管部门监督管理责任,推动纠正问题的同时,促进相关行业领域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加大整改跟踪检查力度,实行问题清单对账销号制度,确保审计整改动真格、见真章、有实效。加强与纪检监察、政治巡察、人大财经、组织人事等各类监督的贯通协作,推动审计整改各相关方协同发力,形成更有效的审计整改合力,共同推动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落实。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