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策依据

  • 了解疫苗

    疫苗接种是将疫苗制剂接种到人或动物体内的技术,使接受方获得抵抗某一特定或与疫苗相似病原的免疫力,借由免疫系统对外来物的辨认,进行抗体的筛选和制造,以产生对抗该病原或相似病原的抗体,进而使受注射者对该疾病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目前,我国使用的疫苗按是否必需接种分为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免疫规划疫苗是法定接种疫苗,宝宝去幼儿园报道必须要携带预防接种本;非免疫规划疫苗是非法定的、需要自己付费接种的疫苗。

  • 接种疫苗

        接种疫苗可直接到就近社区服务中心现场取号排队接种,也可以在线预约后按时到预约地点接种。

    如果接种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您可以申请补偿:

    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调查诊断和鉴定


  • 常见问题

        呼吸道感染期间,儿童能否接种流感疫苗?疫苗接种后出现发热,如何与流感鉴别?

        (一)儿童是否有必要接种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减轻流感疾病负担最经济、最有效的防控措施之一,主要用于预防甲型和乙型流感。接种流感疫苗可以降低儿童患流感的风险、减轻流感症状的严重程度和减少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概率等。接种后会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针对流感疫苗的保护性抗体,当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保护性抗体就会发挥抗流感病毒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流感疫苗的保护时间一般不超过一年,每年流感的病毒株不一定相同,所以最好每年都接种流感疫苗。

    (二)呼吸道感染期间能否接种疫苗?

    呼吸道感染急性期不建议接种疫苗。轻微感冒或咳嗽等不适时,通常不会影响疫苗接种效果,但疫苗接种后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反应或者复合叠加,建议在儿童呼吸道感染完全治愈后再考虑进行疫苗接种。

    (三)呼吸道感染痊愈后多久能接种疫苗?

    呼吸道感染痊愈后12周可以去接种疫苗。因各种原因导致推迟接种的疫苗,一般以《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或各种非免疫规划疫苗说明书中的程序进行接种和补种,规范完成补种的一般不影响接种效果。

    (四)疫苗接种后出现发热如何与流感鉴别?

    接种疫苗后发热通常只有发热症状,很少伴随咳嗽、乏力、胸闷、呼吸急促、喉咙疼痛等其他呼吸道症状。疫苗接种后发热通常会在接种后12天内出现,大多在37.5℃以下,仅有少数可能引起38.5℃左右的高热,持续时间一般不超过3天。

    流感发热通常会在感染病毒后12周出现,持续时间一般较长,通常会伴随着其他症状,如畏寒、肌肉酸痛、喉咙痛等,持续时间一般为一周左右。

  • 互动交流